听力口语技能:
从语言要素到言语技能,意群重音,逻辑重音等:
听力--属于接受领受的范畴,说和写属于表达及应用,听的准才能说得好。
基本原则:i+1: i指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1是一个不定量,是超过目前这一水平的知识。
听力口语技能:
从语言要素到言语技能,意群重音,逻辑重音等:
听力--属于接受领受的范畴,说和写属于表达及应用,听的准才能说得好。
基本原则:i+1: i指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1是一个不定量,是超过目前这一水平的知识。
词汇教学目的:
识词(初级阶段,以记忆为主:音、形、义、用)、辩词、选词、用词
名词解释
韵母四呼:1是中国古人对汉语音节韵母的分类方法;2四呼有开口、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3例:a\ o \e是开口呼, i\ia\ie是齐齿呼,u\ua\uo是合口呼,韵母表的第四列(迂音)是撮口呼。
声韵拼合方法:声韵直拼,声母不带谱吐音。
汉语拼音的作用
1、给汉字注音
2、推广普通话
3、对外汉语教学
启发想象教学:
图片,情景,“写下来”-从无到有,“写出来“-从里面到外面,"想起来“-召回记忆,”想出来“-起名字。从无到有。“醒过来”,“晕过去”;复合趋向补语-“出来”-通过某个动作识别或者分辨某物。可以通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或触觉等的辨认,达到分辨清楚的目的。“一连”+V+时量,动量,数量,顺序。“可”+V,连词,ADV,
复句:向前-因为,所以;递进-不但,不仅;转折-最然,但是;让步-即使,然而;条件-无论,不管,不论。。。。都。。。
宁可。。。也。。。:宁可A也不B:AB不好,宁可不A也要B:AB好,教学中举例,情景教学。
关联对比教学: 时量补语-归纳表示时间的词语:时点(八点,早上,今天,今年,这个市集)+时段(一秒钟,一个晚上,一个月,一个月,一个世纪);矢量的时间词,
情景设置:精当的例句+中肯的说明,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由暗到明,由静到闹,下来--由闹到静,由多到少,代词--轻声“人家”表示“我,自己”,他们和咱们相对
就,才,表示时间的时候是完全相反--就--动作发生的早。才-动作发生的晚,我八点才起床。
特殊词语--“舍不得,怪不得,恨不得,由不得“, 舍不得--V---人-地;+V-O物,;怪不得-V-O后面接人,怪不得抱怨。+V-O一件事,表结果,后+原来-V-O;恨不得--希望+VO,希望事情尽快发生。由不得VS不由得:YBD+VO:说话人谈论的事情不能由宾语决定,YBD=BYD--忍不住,不禁,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差一点VS差一点没--V-O 有点儿+ADJ 不好的,最近有点儿忙;ADJ+一点儿不受如意的限制--多一点儿,少一点儿,
声韵调
先讲韵母,因为韵母是有声音的,
声母是辅音,只有口型,无声调,
最后讲声调
入门的时候,讲语音的语法是对牛弹琴
语音教学四部曲
1教师的示范--2学生的模仿--3老师的纠音--4学生的大量练习
老师示范的时候,应该适当夸张的示范(例:唇齿音的发音,上齿要压住下唇)【f】
教师应该建立三种意识:实践意识、目的意识、效率意识
初级阶段课程
1精讲多练-以练代讲
2逢错必纠-湿度容忍
3就事论事
4一视同仁
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
1深厚的知识功底;2灵活的应变能力;3严格的掌控意识。
语音
1语流音调的三声(三声变调)
课堂教学中何时读三声本调:
只有教师在领着学生读生词的时候,才读单音节;214
三声音节进入小的大的语流,即在我们日常应用中,三生音节永远不读三声音节。212
2理论:了解发音方法,发音部位
词汇
尊敬(下对上)
尊重(下对上,上对下,平辈之间互相用),尊重除了人对人也可以人对事件
穿和戴有何不同
穿的一定都是必须的(身体的基本需求)
戴的一定都是装饰,为了美观、舒服、漂亮、我了达到某种目的
语法
句型结构
把字句的内部要求
汉字
要了解汉字的字源(说文解字,汉字密码)
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最重要的是:上层结构(教学原则)
底层结构、基础结构、主体结构(课堂教学最重要)、上层结构
大-小
教学过程-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
中介语的石化现象。老师应该在适时纠正。
动量补语都是放在动词后面的。
汉语的补语系统,代替了英语中的语态形式。
不该语义,不该句子结构,
偏误分析,中介语
动量补语的位置,三种情况:
1动词后面的宾语是普通名词的时候,动量补语要放在动词后面,宾语前面。例如:我吃了一次烤鸭。
2宾语是人称代词的时候, 动量补语应该放在宾语后面。例如:我见了她一次。
3宾语是处所词的时候,动量补语放在动词后面或者宾语后面都可以。例如:我去上海一次;我去一次上海。
结果补语直接放在动词后面。例如:吃完饭。
华人:是外国人,放弃中国国籍的。
华侨:是中国人,侨居,保留中国国籍,在海外定居。持有中国护照的。
华裔:血统里有中国血统的,范围最广泛的。
上课尽量用目的语教目的语。
一般母语是习得来的,外语是学习来的
中介语是一种系统的语言偏误现象,例如:韩国人发F的音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历史
1周易、礼记“通译”一词
日文,汉字的草书形式---平假名
汉字的楷书形式---片假名
读音:训读、音读
朝鲜语:1444年,天地人的哲学思想,“训民正音”
副词:“一连,一再,再三,一直,再也,永远,赶紧,赶忙,急忙,及时,就,才”
准时on time--重要时刻,大事件,奥运会准时开幕。HSK 考试-准时举行
按时in time,-按时到教室-规定时间内-按时返校
及时:强调快,及时化解矛盾。
量词:场,节,双,支,根,粒,次,遍。
把--V,N,量,介。场--自然,表演,运动,人与人,梦。双/对/副:两。
支,根,条:长。。。
颗,粒--N小而圆。
第三讲语言(重点)
第一讲教师的基本素质
“两会”: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NPC 和CPPCC
四大班子:党委。政府。政协。人大
词语对比教学:
1.语气助词-吗,吧,设置情景对比。你们去长城吗?(是非问句-回答是或不是)你们去长城吧?(预设-希望对方给肯定回答)。2. 介词“经过”和”通过“,经过-介词,名词,动词,通过-介词,动词,-通过(里面过),经过(从外面过),3,副词-最少,至少,少说,起码,最多,至多,多少,多少,4, 以后,以来(前面一定有其他成分),后来,5,从来(强调今天,不强调起点),从不(即否定以前,也否定未来的时间,设置例句讲解-对不起,我从不抽烟),从没=从未(否定以前,不一定否定以后),
5分处有独体字的笔画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