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技能教学~练习题(非单独售卖)

对外汉语技能教学~练习题
(0 reviews)
Price ¥100.00
Product Description
The course is belong toICA国际汉教标准班please enroll to learn

请简单说明综合课教学中新课教学的主要步骤

 

[Full Article]

语言交际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式语言能力。

 

[Full Article]
ICA004 · 2022-09-29 · 单选题 0

习得与学习的区别,是20世界60年代由西方的学者提出来的。习得是一种潜意识行为,目的不是很明确,一般是在目的语使用的社会环境中,关注点多是语言的意义与功能,没有教材和大纲,时间较长,效果一般都很好。方法是靠在自然语言环境的语言交际活动,方法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方法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方法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通过

学习是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有意识的行为。通常是在课堂上进行,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学习的注意力是在语言形式上,在教室的知道下通过模仿与练习来掌握语言规律。学习的注意力在语言形式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仿与练习来掌握语言规则。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是为第一语言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设置的国家级考试,是为第一语言非汉语者设置的第二语言考试。非分为笔试1-6级和口试初、中、高。依据为

《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和大纲》通过让学生理解语法,进而了解目的语本身,可以使用语法知识进行正确的语法表法,但是语法教学是手段,不是目的

语音教学特点:

1短期集中训练与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

音素教学与预留教学x a

[Full Article]
陈晓明 · 2022-06-10 · 问答题 0

语言交际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是(     )

  • A.

    话语能力 

  • B.

    策略能力

  • C.

    语言能力    

  • D.

    社会语言能力 

[Full Article]
王艺霖 · 2022-01-06 · 单选题 0
27

他明天没和我们一起去。(  )

  • A.

    回避态度

  • B.

    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

  • C.

    母语语言负迁移

  • D.

    简化策略

  • E.

    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

  • F.

    母语文化负迁移

  • G.

    母语语言正迁移

 

” 说说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①怎么做才能学好汉语?

 

②西红柿炒鸡蛋怎么做?

 

③父母不同意你的看法,你怎么办?

 

以上操作,教师)

  • A.

    语言点解析

  • B.

    语言点导入

  • C.

    语言点操练

  • D.

    语言点运用

 

 

 

关于量词“场”的练习,下列哪项是搭配练习(  )。

  • A.

    一场电影、一场雨、一场比赛

  • B.

    场馆、场所、场地

  • C.

    球场、机场、赛场

  • D.

    场、厂、常、唱

 

 

下列哪项属于本文语言材料的文化目标(  )。

  • A.

    能熟练运用基本形式的问候和打招呼用语。

  • B.

    中国人问候和打招呼的方式与别国的区别。

  • C.

    介绍拼音中韵母en和 ao与英文的区别。   

  • D.

    通过课堂活动,带学生模仿中国人打招呼

注意此题的题干是“文化目标”。

 

 

 

根据本语言材料,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是:与你的家人或朋友用汉语打招呼说“你好”和“你好吗?”,并录制音频或者视频。教师的这种方法属于(  )。

  • A.

    交际法

  • B.

    直接法

  • C.

    类比法

  • D.

    表演法

注意: D表演法,是刻意的,通常在课堂上进行,A是真实语境下的交际,通常课下进行。

 

课堂活动设计包括三个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

  • A.

    课前准备

  • B.

    活动设计

  • C.

    学习成果评估

  • D.

    交际会话

三个步骤为课前系统、课堂系统、课后系统,可以分别对应题目中的ABC

 

教师在PPT上展示了两个句子“我听了老师说的方法,我的汉语水平提高很快。” →“按照老师的方法,我的汉语水平提高很快。”这种操作方法是(  )。

  •  

74,                 

 

 

 

[Full Article]
李冬梅 · 2021-08-07 · 材料题 0

联欢会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联欢会”主语,“给我们”作状语,“带来了欢乐”是宾语)
联欢会把欢乐带给了我们。(“联欢会”主语,“把欢乐”是状语,“带给了我们”是宾语,宾语中继续分为动语和补语,“给了我们”是补语)

补充材料:

汉语句子多数由主语和谓语两个成分组成。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之间有陈述关系。例如:

①他的态度||很坚决。
②我们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③经他的手做成的大小事情||数不清。
④院子||干净得很。
⑤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双竖线表示左边是主语,右边是谓语。谓语里如果有宾语(如例②),就会有动语。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关涉后面
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如例②的“完成了”是动语,在前,“全年的生产任务”是宾语,在后。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如例①“(他的)态度”
是名词性短语,其中名词“态度”是被修饰的成分,是中心语,“他”是修饰成分,是定语;“[很]坚决”是形容词性短语,其中形容词“坚.
决”是被修饰的成分,是中心语,“很”是修饰成分,是状语。

谓语有时由中心语和补语两个成分组成,两个成分组成中补短语,整个短语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的。所以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如例③的“数<不清>"”是动词性短语,动词“数”是中心语,“不清”是补语;例④的“干净得〈很>”是形容词性短语,形容词“干净”是中心语,“很”是补语。

 

 

关键词:动态助词比较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对于我们来说汉语是母语,所以我们在学习汉语语法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汉语语法规律的困难性,而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汉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其语法学习是一个难以攻破的难关。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它们足够的研究与重视,减少外国学习者在学习动态助词“着”“了”“过”时产生的偏误,这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动态助词“着”“了”“过”,许多学者和对外汉语教师都对其进行过探讨和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例如,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着”“了”“过”归类为助词;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将“着”“了”“过”定义为动词后缀;房玉清在《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用法比较》中,对动态助词“着”“了”“过”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比较总结。这些研究及著作对人们汉语语法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们结合一些例子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态助词“着”“了”“过”的使用进行分析。
  一、“着”的相关研究
  根据“着”能否与“在”“正”“正在”共同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我们把“着”分为两类:“着1”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表示一种持续的意义;“着2”为用在动词的后面,表示一种进行的意义。“着1”表示行为或动作的持续,例如:
  (1)学生们正在写着作业。
  “着2”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例如:
  (2)老师看着学生们。
  另外,动词“着”还可以重叠,表示动作进行中出现了另一个动作,例如:
  (3)她说着说着就哭了。
  二、“了”的相关研究
  根据“了”的句法位置,我们把“了”分为两类:“了1”为用在动词之后宾语之前,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了2”为用在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情况发生了变化,具有表达语气的作用。“了1”用于表示结束的动词后表示完成,例如:
  (1)我又回到了我的家乡。
  (2)离开家乡这两年,我学会了怎样洗衣做饭。
  “了1”用于表示持续的动词之后,表示实现,例如:
  (3)我吃了饭就回家。
  “了2”表示事情发生了变化,具有表达句子语气的作用,例如:
  (4)这些年,补习班越来越多了。
  “了1”“了2”也可以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这个时候既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也可以表示事情发生的变化,例如:
  (5)我忘了我做过什么了。
  三、“过”的相关研究
  根据“过”能否与副词“曾经”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我们把“过”分为两类:“过1”为不能与“曾经”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过2”为可以与“曾经”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过1”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完成,或者表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例如:
  (1)妈妈打扫过屋子,就出去了。
  “过2”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发生过的动作,例如:
  (2)他曾经去过青藏高原。
  “过2”用于动词之后变成否定句时,在“过”前面加否定副词“没有”,例如:
  (3)几乎没有他没去过的地方。
  四、“着”“了”“过”用法比较
  1.结束性动词后面,只能表示时间点上的动态,不能表示时间段上的动态,因此只能用“了”和“过”,不能用“着”,例如:
  (1)她到了哈尔滨。
  (2)她到过哈尔滨。
  (3)*她到着哈尔滨。
  2.在变为否定句时,“过2”可以与“没有”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但“了1”“着2”不能与“没有”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例如:
  (4)他没吃过西餐。
  3.“着”可以与“在”共现,“了1”可以与“已经”用于同一个句子中,“过2”可以与“曾经”用于同一个句子中,例如:
  (5)我在看着太阳。
  (6)他已经吃完了饭。
  (7)我曾经后悔过。
  五、关于动态助词“着”“了”“过”的教学启示
  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而外国留学生的母语形态变化丰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极大的差异。我们应该将外国留学生的母语与汉语进行对比学习,从中寻找并且总结规律,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同时还提高了留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还应该对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根据他们各自母语的特点设计不同特点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原来学习过的语法点和知识串联起来,教师帮助指导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一直以来,对汉语的本体研究都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对本体的学习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本体的学习尤为重要。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留学生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和解释,有助于提高他们汉语学习的效率。动态助词“着”“了”“过”的教学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也尤为重要,也有待于进一步全面的研究,以推动对外汉语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
  [2]房玉清.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用法比较[J].汉语学习,1992,(01).
  [3]陈杰.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的动态助词[D].鞍山师范学院,2006.
  [4]艾冰.动态助词“了”与“过”的对外汉语教学[D].渤海大学,2010.

 

 

 

*********

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主要由趋向动词“来”、“去”、“出”、“上”、“下”、“回”、“上来”、“出来”、“回来”、“上去”、“下去”等充当。

 

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
走进 流进 取回 跑回 送来 拿来 交上 贴上 脱下 换下
走出去 跑进来 拿出来 蹲下来 爬起来 扔过去 缩回去 坚持下去

 


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例如“送来两本杂志”可以改为“送两本杂志来”。

但宾语是表示处所的,只能放在“来”、“去”之前,

 

“进”、“出”、“上”、“下”、“回”、“过”之后,例如“进门来”、“回家去”、“跑回家”、“走进里屋”。

 

 


有时趋向动词并不表示动作的真正趋向,而是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例如:
夜晚久久地平静不下来了。
他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动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宾语前面,例如:
他匆忙走进了办公室。
“了”也可以出现在补语之前,这时述语后面就不再出现宾语,例如:
叫声使楼道里过往的人聚了过来。
周围的人都“轰”地笑了起来。

[Full Article]
李冬梅 · 2021-08-03 · 问答题 0
1、水平测试所关心的是学习者是否可以听懂目的语者讲话,是否可以看懂用目的语所写的文章,是否可以用目的语与别人自如地进行口头或书面的交流。如HSK、TOEFL、WSK等等。

(1)目的:测量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即其是否能够使用目的语完成特定的任务或实现特定的目的。

(2)特点:有专门的大纲、统一的试题和统一的评分标准,要求较高的预测效度。

(3)原则:能够有效的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

2、

2、术语解释题:习得与学习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学者就提出区分语言的学习和习得。

习得: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目的性不明确;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方法主要靠在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没有大纲和教材;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效果一般都较好。

学习:学习是目的性非常明确、有意识的行为,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学习的主要注意点在语言形式上,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仿和练习来理解掌握语言规则。学习花费时间一般较少,但学习效果通常不佳。
3、简述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汉字教学的任务是:以汉字形、音、义的构成特点和规律为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获得认读和书写汉字的技能。汉字教学的原则:

(1)语和文先分后和,初期汉字应按自身规律独立教学。

(2)强化汉字教学,字与词教学相结合。

(3)把汉字的构成规律和基本理论,利用汉字的表意和表音功能识别汉字。

(4)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从笔画、笔顺、部件、间架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汉字教学。

(5)重视对比,加强复习,通过书写识记汉字,对形近字和同音字需要进行结构和字义的比较。

4、听说教学法

听说法产生于美国,其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其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听说法的特点是:1.听说领先,读写跟上。2.以句型为中心进行反复训练,建立了一套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但有时过于机械、枯燥。3.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不完全排斥)。4.大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如录音、语音实验室、视听设备等。5.注重语言结构的对比,找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6.有错必纠。

5、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为测试第一语言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准化考试,是为第一语言非汉语者设计的第二语言考试。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分为笔试(一到六级)和口试(初、中、高),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通过汉语水平考试取得《汉语水平证书》,可以作为入学、入职、减免学分等的依据。

 

[Full Article]
张恒溶 · 2021-06-14 · 问答题 0
1、狭义的备课,是指上课之前做具体的教学准备,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是:总体设计、教材编写、 课堂教学 和语言测试  。

13、语言四要素: 语音、(1) 词汇、语法  和文字。



 

[Full Article]
张恒溶 · 2021-06-13 · 填空题 0
 

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     )

[Full Article]
于飞洋 · 2021-01-14 · 单选题 0

Alan 刚刚玩不起7788时7啊7@7下滋䏔丽姬你独具匠心饿润我就)给“不好吧不过比vvvvvvvvvgg发发发他天天烦烦烦tt5///v/v//c/c/~//// /~5/¥4疯疯癫癫吞吞吐吐让

[Full Article]
陈小芳 · 2020-10-23 · 单选题 0

第二语言教学法


 

1、语法翻译法

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

关键词:系统的语法教学知识,依靠母语,通过翻译,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


 

2、直接法

关键词:仿照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过程设计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以口语教学为基础,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


 

3、听说法

关键词: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


 

4、全身反应法

关键词: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


 

5、暗示法

关键词:通过暗示,激发高度的学习动机并创造最佳学习条件,让学习者在放松而又注意力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有效学习


 

6. 认知法

关键词:反对机械模仿,反对过多的知识讲解,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发现学习


 

7、交际法

关键词: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


 

8、任务法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设计有明确目标的活动,学生用目的语通过协商、讨论

[Full Article]
丁婷 · 2020-10-12 · 单选题 0

一,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教育学规律等共同决定的

四,

演绎教学法: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

五,

功能法的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七,

文化的属性有:民族性、社会性、系统性和阶段性

九,

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交际性练习、模仿性练习、记忆性练习

十一,

“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十四,

汉语综合课的教学要以言语(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以言语技能的训练为主导

十五,

初级阶段综合课的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语音阶段

2,语法阶段

3,词汇(短文)阶段

 

[Full Article]
冉颖 · 2020-08-18 · The task has been deleted 0
  1. 运用各种交际策略解决交际困难、弥补交际障碍或增强交际有效性的技能称作(    )

  2. A.

    应变能力

  3. B.

    语言能力

  4. C.

    学习能力

  5. D.

    话语能力

[Full Article]
邓燕 · 2020-06-23 · The task has been deleted 0

Teacher

Course features

Exercise(5)

Latest updates

李洁 Enroll to learn
李翠平 Enroll to learn
张春霞 Enroll to learn
韦毅 Enroll to learn
尹秀茹 Enroll to l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