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师-高清视频网课

VIP学员课程

高清视频课程
(1 reviews)
Price ¥11980.00
Product Description
The course is belong to国际中文教师丨尊享班please enroll to learn

部件(构字单位)
成字部件(词根、独体字)
非成字部件
间架结构(汉字的结构方式,部件的摆布方式以及组合方式)
位置、大小、长短、宽窄(笔势)
基本笔画、变化笔画-笔顺-部件

总体设计(大纲)

汉字教学的基本原则
先语后文-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先听说后读写;
语文同步;随文识字

汉字基本知识
隶变(雕刻-手写,书写简洁流畅)、楷变(笔画的形状、名称固定下来,规范)、简化(硬笔革命性变化)

六书-象形、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指事(四体二用)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笔画,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笔画连接方式:相离、相交、相接
 

[Full Article]

汉字教学对象分析
1、汉字特点:
音、形、义
2、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
(1)汉字文化圈:
中国:北方人、南方人
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东南亚华人
(2)非汉字文化圈
3、教学对象重点
非汉字文化圈

汉字教学的重要性、教学内容以及基本原则
汉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系统,学习汉字是进一步学好汉语的基础。

汉字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学习是学习者的基本要求;
记录语素的语素文字,记录音素的字母拼写的拼音文字。
笔画是现代汉字形体的最小单位,是学习书写的基础
印刷体、手写体
横竖撇点折
笔顺(汉字笔画的走向)

[Full Article]

18.6量词“场、节、双、对、副、支、根、条、颗、粒、次、遍”

例,把(含抓在手里的意思)

场(字里有土有日,需要场地和时间的),表示自然现象、表演、体育运动、人与人之间、梦、戏

节(繁体字为節),原意表竹节

双(表两两出现,繁体字意思是手里拿着鸟)

对(两两出现,又是手的意思,寸象形字也是手的意思,又和寸也表两只手,有相对、对称、雄䧳之意)

副(两两出现,表用刀切分了,但两者还粘在一起或两个几个分开了但必须同时用)

例,一副眼镜 一副象棋 一副笑脸(脸上的眼睛鼻子嘴巴是分开的但dd脸上是同时出现的)

支(有细而长且坚而硬,象形字是手拿着长而硬的东西,)

根(用根作量词的东西,一定细而长且有根的特点)

例,一根笔,一根线(丝),一根油条(油条由有根的小麦粉作成)

条(有更细更长且弯软的特点)

例,一条蛇 (鱼)

颗(后面的名词表小而圆且像果实一样稍大,页的繁体字是首,所以颗也与头颅有关)

例,一颗头颅

粒(后面的名词小而圆且更小更圆像米粒大小)

例,一粒宝石

次(

遍(强调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

趟(前面的动词一定与脚与走有关)

部(表专业正式)

[Full Article]

副词
表时间、程度、范围、方式
(1)程度副词
很(客观描述,用于陈述句)、真(用于感叹句,主观强调)
更(超出,表示比较)、还(表追加)表不如意的程度(我的口语还好)
我的口语比他更好(还好)客观比较,主观比较
我的口语比中国人还好(比拟,强调程度很高)
非常、十分
有点儿、一点儿
更加、更
可、却
更加、更
更美丽、好(可以是单、双音节)
更加(双音节)
介词(介词短语修饰谓语)
小偷偷走了我的钱包
被、叫、让、给
被(遭受意义强)
给(相对轻松)
连词
名词与名词(和、跟、与)
动作与动作(并、并且)
助词
结构助理(的、地、得-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能洗干净)
动态助词(了、着、过)
来着(了)
她叫什么来着?(呢)
着呢 (他的汉语好着呢,用于反驳对方)
表数助词
确定数目的短语后不加“们”
哥们(加“们”不一定是复数)
不加“们”不一定表示单数;
表概数的助词
多、几、来(左右);数、余
语气词
句中语气词(表列举、假设、引起注意)
句尾语气词
句子分类(结构-名型、语气-句类)

[Full Article]

词类系统以及教学
词类(词的语法分类,是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类别)
能否作句子成分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时间名词,一般不能用“不、没”修饰

时间点名词(状语)
时间段名词(动作补语)
动词(离合词、心理动词、能愿动词)
很、十分、非常、十分-想、恨、讨厌、吃、喝、去、特别、奇怪、大
形容词(性质、或状态、特征或分类,不能带宾语)
美(性质形容词-可以加程度副词)
好看

笔直-状态形容词
热乎乎
金灿灿(不能加程度副词)

男(非谓形容词-区别词-属性词)


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常与量词组成数量短语

位数词
系数词

量词(用来计算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词)
动理词
动词+数—+动量(动量补语)
时量词
复合量词
代词(代替或指示作用)
人称、指示、疑问
特殊人称代词(反身代词、又称代词-彼此;总称代词-大伙儿)
我们(排除式、包括式),咱们(包括式)、咱
人家-人、房屋(家庭)、别人、我(人家要用)、人家小王(人家+人名或国名,人家日本)
指示代词
单音节代词(近指、远指)
日本(近指、中指、远指)
疑问代词:表示询问、疑问或反问的代词
疑问代词不能与“吗”共现。(日本可以)
你想吃点什么吗?(共现时不表疑问)
非疑问
(1)任指(都,也)
我哪儿都没去过。
(2)虚指
你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3)不确指
他总说什么什么好吃
我没什么钱(部分否定)
都七点了,还吃什么呀?快走吧
动词+什么啊=别V了

 

[Full Article]

口语课其他处理方法与技巧

1.基础对话训练

师生问答

情景练习

卡片提示

提问练习

情景问答练习

表演

2.基础独白训练

看图说话

口头描述

 

 

--中高级口语训练

记者招待会

调查与报告

讨论

口头作文

讲演

辩论

 

--纠正学生错误的技巧

再问一遍

再说一遍

把正确的句子套给学生

由老师领着大家说一遍

用动作提醒

板书

送给出错的学生一张正误的卡片

 

 

[Full Article]

先听说,后读写

主动表达

口头表达

自如表达

得体表达

 

理解能力(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Full Article]

听力课的内容

语音阶段

1.声母,韵母的辨别

2.声调的辨别

3.音节感受能力

4.轻音,儿化的感知

5

 

 

听力技能训练:联想猜测能力喝综合概括能力

抓关联词语,过渡句和已知信息,培养预测推理能力

 

听力材料:第一遍不停顿,概括性练习;第二遍,细节性练习;第三遍核对,不用停顿

 

语音阶段

单句阶段

对话阶段

短文阶段

使用声像资料

使用实际语料

 

对话理解技巧

听计数字

辨别答案正误

听后选择正确答案

听后回答问题

听后回答相关问题

听记对话内容

填图

 

短文理解训练技巧

转告

看地图,找地点,路线

选择正确答案

填表

连线

听描述,猜描述对象

画画儿

表演

 

 

 

 

 

 

[Full Article]

听力课的任务

1.辨音能力

2.辨别语句重音和语调的能力

重音,停顿和语调等方面的差别是语言形式配置要素的一个组成部分

词重音(双音节词)

双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基本上只有两种:重轻,中重

调-字调,词调,句调,语调

句重音分为意群重音和逻辑重音

1.简单主谓结构,谓语重读

2.有宾语的句子,宾语重读,带两个宾语的,后一个宾语重读

宾语是人称代词时,宾语不重读,前面的动词重读

3.有定语,状语的句子,一般定语,状语重读

4.有补语的句子,一般是补语重读,但是表示趋向的补语不重读

 

逻辑重音

为了强调句中的某种特殊含义而把句子中的某个词或词组重读,叫逻辑重音。逻辑重音没有固定的位置,随着说话人的意思改变。

[Full Article]

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

语言内部结构,抽象

言语外在表达

听说读写

 

[Full Article]

启发学生想象:

通过图片

通过情景

通过表演

通过语义

 

写出来-从无到有

写下来-有

想起来-本来有一件事在脑子里,因为时间的淡化没有了,回想起来

 

强调变化

“醒过来”从不正确的正确,从不正常到正常,从不好到好

“醒过去”从正常到不正常,从不正确到正确,从好到不好

出来-表示通过某个动作识别或分辨清楚某人或事物,通常是通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或触觉等辨识,达到分辨清楚的目的,但并不一定直接看见某人或事物

 

总结归纳教学

1.副词:一连+v+

2.“可”是一个兼类词语和多义词

复句结构教学:

1.向前的:因为,所以;如果,就;只要,就

2.递进的:不但, 不仅,不仅仅,而且

3.转折的:虽然,尽管。。。。但是,可是,然而

4.让步的:即使,即便,就是,就算,哪怕...也

5.条件的:

 

复句中的难点:

1.不是。。。就是=可能A,可能B,选择关系

不是。。。而是=

宁可。。。也

宁可A也不B:AB说话人都不喜欢

宁可不A也要B:A,B好,选择B

 

 

 

 

[Full Article]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
词汇单位:
语素(音素-元音音素、辅音音素;语素)
词根和词缀
词缀
语法意义和某些附加意义

词组、短语(词和词的语法组合)
主谓、动宾、偏正、联合、动补
词的结构(构词类型)
1、单纯词(语素的多少)
单音节
多音节
(1)连绵词
双声
叠韵
其它
(2)叠音词
(3)音译的外来词
2、合成词
(1)复合式
偏正型
支配型
被动、使动、意动、为动
补充型
陈述型
联合型
(2)重叠词
(3)附加

[Full Article]

中阶
在......看来
从......看来看
对......看来说
惯用语(3个字)
成语(4个字)
辨析近义词:
初级阶段(从意义方面辨析)
1、词义侧重点、轻重
2、范围
3、个体与集体
中级方面
1、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
高级阶段(从用法方面辨析)
1、词性以及句法功能;
2、搭配对象
教学方法
(1)实物、图片展示法;
(2)动作表演
(3)旧词解释新词
(4)根据语素义推测
(5)设置语境
(6)扩展法-组合关系
(7)搭配法-聚合关系,
(8)翻译、媒介语
(9)汉语丰富的上下位关系词
(10)利用汉语特殊的思维方式

词汇(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单位: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成词语素:
能独立成词的语素
(2)不成词语素
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
(3)不定位不成词语素
(4)定位不成词语素
 

[Full Article]

时间词语

时点-时段

表示时点的时间词通常在状语后

时段的时间词在动词后边的句尾

什么+名词

怎么+动词

哪+量+名词

情景设置教学

解释语法点最重要的是”透“,抓住最根本的东西,使学生真正理解。

尽量用例句和情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语法点

复合趋向补语

我们,咱们

我们-更多的相对是你们

咱们-和他们相对,包括你们,就是包括说话和听话的人,用在祈使句,请求命令

[Full Article]

一连+V-时量,动量,数量

一连是中间不停的,一次

一再,再三-多次

[Full Article]

教学原则:
1、词语的使用:
不是讲词的理性意义/词汇意义/概念意义
形容词(程度,前面、后面,前后);
2、避免用生词讲解生词;
3、掌握每个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结合语境讲解词义

几(2-9)
多少(大于10)
好几个(强调主观)
几个(客观)

初级阶段:实词(名、动、形、数、量、代)
虚词(副、连、介、语气词、拟声词)
常用词的基本意思,主要用法

2022.9.23

搭配/扩展举例

掌握每个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结合语境讲解词义

初级阶段:记忆生词,理解和掌握汉语中常用词的基本意思与主要用法。



 

[Full Article]

悄悄、偷偷
相同点:词性
做某事时没声音
悄悄(不想打扰别人)-口语
偷偷(不想被人发现)-口语
蹑手蹑脚(成语)-书面语
逐渐、逐步
相同点:词性(程度、数量)
不同点:
逐渐:渐进性-书面语
逐步:阶段性-书面语
渐渐:-口语
几乎、差不多
相同点:词性、接近某个数量
不同点:几乎(强调主观)
差不多(客观数量)
死-讳词
动词-离合词
(1)帮忙、见面(Vi)
宾语提前(加介词)、宾语放中间
(2)睡觉、洗澡(Vi)不能加时段时间
(3)看见、听见 (得、不)

2022.9.23

悄悄、偷偷、蹑手蹑脚(成语)
共同点:表示没声音

[Full Article]

词汇教学的目的、原则、重点、方法
识词:初级阶段(记忆为主,音形义用)
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
辩词:主体风格、血缘关系、面称/背称(亲属名词)
人与人关系的熟悉程度(知道、认识、了解、理解-说、做的原因、理由,同情)
同素异序词
合适、适合;到达、达到
到达+O(处所-双音节词)-书面语
达到+O(目标)(具体目标、抽象目标-希望、要求、目的)-书面语
到+O(处所-单双音节均可、目标)(口语)
选词:
用词:
面称、背称(岳父、继母;老师、教师)
词汇系统以及教学
词类系统及其教学

[Full Article]

韵母的4呼
(1)中国古人对汉语韵母的分类方法;
(2)名称:
(3)举例

声韵拼合
啊(啊、呀、哇、哪)

[Full Article]

声调:调类、调名、调值、调号、调型
四声八调
三声变调

[Full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