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师 | 标准班 Scan the QR code to continue, the code will be expired in half an hour

(0Reviews)
Price: 8980.00CNY

第一章:

一‘语言的几个概念:

1。分类:

语言按获得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语言按国家界限分为:母语(本国语,本族语)和外语;

语言按社团和民族分为: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正在学习和掌握的语言是:目的语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名称付论

1.对外汉语教学: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或者是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汉语教学:与国外同行一起讨论学科问题,或讨论涉及海外汉语教学问题,简称汉语教学

3汉语作为第三语言教学:既是在中国对外国人进行语言教学,也是指对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和与之性质相同的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

4.汉语国际教学:21世纪在汉语国际传播下提出的新称谓。内涵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同

5.华文/华语教学:东南亚地区对化裔子弟进行汉语教学;

6.中文教学:在美国进行的汉语教学习惯性称谓

7.中国语教学:在日本进行汉语教学。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是语言教学:

   语言课是技能课,工具课,,语言教学包括一定的语言知识,语言规律的教学;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是从零开始,学习者不但没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基本上是从来没有接触过,需要从发音,说话学起。基础阶断是的教学对他们特别重要,所以基础阶断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阶段必然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和强化的特点,必然强调所传授的知识要l转化为技能,并以技能培训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运用目和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根本目标。这也是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明显地区分开来了。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是汉语教学:

        汉语是汉藏语系,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教学:

      与语言义际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4.汉语作为第二语主教学的特点:

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的目标:

       让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听说读写和交际能力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主转化为技能

       通过练习和实䟠掌握 

3.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汉语和学习者母语进行对比,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

4.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5.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6.集中,强化的教学

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科体系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发展的历史

    1.东汉初年《后汉书。儒林列传》“匈好亦遣子入学”

     2.盛于唐代,清明也出现过高潮 

3.日本汉语学习:                                            遣隋史,遣唐史,开有片假名和平假名,训读和音读

4.朝鲜的汉语学习:

    公元372年国家正式设立太学讲授汉语,须取“训读(有朝鲜语读汉字)和音读(有中国的汉音,唐音或吴音读汉字并用方法读汉字,144年”训发正音“创设朝鲜文字,汉语教材《朴通事》和《老乞大》。

5.公元1世纪-10世纪传入越南

 6.十八九世纪,西方传教士将汉语教学带到了德,法,意欧洲国家,汉语教学和汉语研究融为一体

7.建国后汉语教学的发展情况

  1.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汉语预备教育)

    中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周培元、吕淑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1952年,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调到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2.巩固和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

     中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1964年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1964年暑假,全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单 位扩展到时23所

    1965年暑期,北京语言学院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了的22年院校举办了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中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

     1962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始了汉语教学节目。

     1966年,文革,教学停顿。1971年北京语言学院撤消。

3.恢复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70年代末)

       1972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接收坦桑尼来和赞比亚的学生

       1972年10月北京语言学院恢复,1973年接收留 学生

4.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1987年7月,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立,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令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日常工作。

   从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开始是对外汉语教学确立为独立学科的时期。

1
9
9
7

    学历教育:1975年试办:北语试办汉语言志业本科,1986年招收现代 汉语专业外国硕士研究生,1997年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课程 与教学论“硕士以及”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博士点

   学科建设::1978年,第一次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来研究,1983年6月下式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名称,1984年6月,中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研究机构”语言教学研究所“在北京语言学院成立,1984年12月,对外汉语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学术机构:1988年,”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从”中国教育学会“中独立出来。1987年,”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成立,首任会长失德熙

   主要学术刊物:1979年9月《汉语教学与研究》正式发行,成为中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1987年9月《世界汉语教学》转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1987年,北京语创办以外国贸学生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期刊《学汉语》,1958年出版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是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

第二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一、语法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在欧洲用于教授古希腊语,拉丁语

二、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代表人物德国的贝力子,法国的古安

三,听说法(句型法,结构法),分五个阶段:认知-模信-重复-变换-选择,代表人物龙菲尔德,弗里斯,拉多,代表教材《英语9002句》

四、全身反应法:创始人是美国阿舍尔

五、暗示法:,创立人是保加利罗扎诺夫

六,交际法:(功能法,意念功能法),创始人英国威尔金斯

七,任务教学法:

 

[Expand]

汉语课程授课前,应对教学对象从:年龄、汉语水平、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学习风格、文化背景等6方面展开调查,从而获得教学对象信息。

在不同年龄段学习新的语音,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果教学对象处于“四至十二岁”语言学习关键期阶段,学习能力强,效果更好。

在汉语教学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进行不同设计。

应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分班授课,以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可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的形式,获取和了解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学习风格、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信息。

 
4
-
1
0
,
1
1
-
1
7
,
1
8
[Expand]
[Exp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