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yin
yuyin
东汉 班超再度出使西域,其副将甘英还远至波斯湾 佛教传入中国
唐代 开通海上航线,并在广州设立番坊
玄奘,义净西行求法,鉴真东渡日本
日本向中国派遣唐使和留学生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宋代 海上丝路贸繁荣,并在多个沿海城市设立市舶司
罗盘应用于航海
造纸术传入欧洲
元代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青花瓷成为重要的外销商品 火药西传
《岛夷志略》汪大渊
《真腊风土记》 周达观
《马可 波罗游记》马可波罗
明代 郑和七次下西洋
利玛窦等来华传教
中国向东南亚地区移民
印刷术传入欧洲
西学东渐的开始
清代 西学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
茶叶成为重要的外销商品
茶马古道的繁荣
中国向欧美派遣留学生与赴美华工
洛阳白马寺
语言:
定义:语音为物质外壳,语义为意义内容,词汇为建筑材料,语法为组织规律
结构:符号系统/语音、词汇、语法
功能:交际功能、思维工具
稳固性和民族性
领读
标题:我想买毛衣
词汇:试 毛衣 再 大 小 短 合适 极了 有点儿
一点儿
再+v表示再一次的意思
我能vv吗?
我能v一下吗?
s--yes z-- c--
2.灵活的应变能力:以深厚的知识功底为基础,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
1. 句型展示解释
“把”字句:
1)S+把+O+V+
“被”字句
表示意义类属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
2022.9.15
教学方案
要求:
1、教学步骤要清晰;
2、找出应教授的词语和语法点若干,并对其中的2个词语和1个语法点进行重点分析处理(初级水平/ 中级水平)
一、课型:
二、课题:
三、教学对象:
四、课时-50分钟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七、教学环节以及时间安排
复习
新课教学
生词(重点生词、重点讲练)
板书
教师示范以及学生领读
讲解词义以及用法
讲练语法(重点语法点,重点讲练)
1、导入:写明方法
2、展示例句
3、归纳句型结构,板书;
4、讲清限制条件、意义、功能
5、教师出情景,口头练习(以交际练习为主)
语法、课文讲解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被”字句句型结构:S-被-O-V-补语
2022.8.21
考前辅导(直播串讲)
舌尖前音(平舌音)——z c s
舌尖后音(翘舌音)——r zh ch sh
舌面音——j q x
舌尖中音——d t l
烟-零音母(yan)
舌根音——g k h
双唇音—— b p m
jiou
uei-wei
shui
zhuang
bai ri yi shan jin huang he ru hai liu
liu
jiu
ying'er
tour
2022.8.21
现代汉语语音
现代汉语词汇
现代汉语语法
汉字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教案写作
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以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通常意义上的现代汉语是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统称。
语音
现代汉语语音“三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音长,汉语无关
二、现代汉语语音特点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有声调
(1)阴平(55)
(2)阳平(35)
(3) 上声(214)
(4)去声(51)
bai ri yi shan jin huang he ru hai liu
ying'er
xi'an
pi'ao
连连——后面不接数量词
2022.8.20
句法——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
(1)并列复句
(2)选手复句
(3)承接复句
(4)递进复句
(5)因果复句
(6)假设复句
(7)转折复句
(8)条件复句
句法——补语
1、结果补语
注意1:否定——没VC
没看见
注意2:疑问——V没VC或VC没(了吗)?
听没听见?学会没?
2、可能补语
注意1:否定——V不C
注意2:疑问——V不V得C或V得C+V不C
3、情态补语(动作、形状呈现出来的情态)
注意1:否定——V得不C
注意2:疑问——V得C 不C
4、程度补语
汉字的结构——笔画(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是笔画)
1、笔画类型
2、笔画组合
(1)相连
(2)相离
(3)相交
3、笔顺
(1)从上到下
(2)从左到右
(3)先外后里
(4)先外后里再封口
(5)先横后竖
(6)先撇后捺
(7)先中间后两边
(8)先中间后加框
(9)点在左、上,就先写
(10)点在内、右上,就后写
(11)上右、上左包围结构,先外后里
(12)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
(13)缺口向上的,先里后外
(14)缺口向下的,先外后里
(15)缺口向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
汉字的结构——部件(部件由笔画组合结合而成,是最小的相互离散的构字单位)
偏旁、部首、部件
二、造字法
1、象形-独体字
2、指示-独体字
3、会意——合体字
4、形声字——合体字
表示意义类属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
用字:转注、假借
教学
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
母语
外语
二、第二语言教学法
1、语法翻译法(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
2、直接法
以口语教学为基础,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
3、听说法
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
4、全身反应法
5、暗示法
6、交际法
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
7、任务法
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用目的语通过协商、讨论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目的是培养外国人的汉语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自觉学习和自然习得相结合原则
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
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
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的4大环节
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潜能测试)
习得
一、儿童习得母语的理论
1、刺激-反应论
2、先天论
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才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
“语言习得机制”
3、认知论
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
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
客观经验
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1、对比分析
2、偏误分析
规律性错误
3、中介语(动态的语言系统)
教案
基本要求:讲、练、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方法
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
1、教学步骤要清晰;
2、找出应教授的词语和语法点若干,并对其中2个词语和1个语法点进行重点分析处理(初级水平/中级水平)
一、课型
二、课题
三、教学对象
四、课时 (成人:50分钟;儿童:30-40分钟)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学会什么)
通过本课使学生掌握哪些词语、语法点,从交际的视角(语言功能,寒暄;),文化的视角(长城);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七、教学环节以及时间安排
(1)复习,5分钟
(2)讲生词,15分钟
(3)讲语法,20分钟
(4)讲课文;20分钟
(5)小结
(6)布置作业
八、教学步骤
1、复习
2、讲练生词
重点生词
重点讲练
(1)
a. 板书词形
b.教师示范以及学生领读几遍
c.讲词义以及用法(具体展示、情景、搭配)
(2)
3、讲练语法
重点语法点:
重点讲练:
具体步骤:
(1)导入:写明方法
(2)展示例句
(3)归纳句型结构、板书
(4)讲清限制条件、意义、功能
(5)教师出情景,口头练习(以交际练习为主)
4、讲练课文
具体步骤(根据课文内容,酌情安排,要有内容)
5、小结、布置作业
要有内容,不要只写标题
应用性题目为主(记忆性题目比较少)
思维方式
报考流程(自己打印准考证)
课件
授课
教案
词法——动词
(1)动作动词
(2)心理动词
(3)存现动词——发生、死亡、消失、存在、出现
(4)判断动作——是,像
(5)能愿动词(助动词),表可能、必要和意愿——能、能够、可、可以、可能、会、应、应该、应当、要、肯、敢
(6)趋向动词——来、上来、回去、过来
特殊动词:离合词
见面、聊天、游泳
动词重叠
(1)表示时间短、尝试和轻松愉快
(2)可以表示反复、有时甚至有时间长
AABB,V来V去
常见的偏误
(1)动词重叠后不能再加“了、过”
(2)正在进行的动作一般不能用重叠形式
(3)做状语的动词或带补语的动词不能用重叠形式
词法——形容词
1、种类
(1)性质形容词
(2)状态形容词
2、语法特征
(1)可做谓语、定语、部分可作补语——今天真冷。
温暖的冬季
想得美
(2)大多可受程度副词修饰
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状态形容词不受“很”修饰
软软
漂漂亮亮
雪白
(3)不能带宾语
有些兼动词,可带宾语,纯洁队伍
(4)小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一般表示量的增加或程度的加强
区别词
1、分类作用,属性对立,成对出现
男女,大型-中型-小型,慢性-急性
2、语法特征
(1)常作定语,多数可形成“的”字结构
(2)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结构可以作主语、宾语
(3)不能受“不“修饰,只能受”非“修饰,非常态,非正式
词法——代词
(1)人称代词:
(2)指示代词,这、这些,另外
(3)疑问代词
谁、哪,什么
谁都不认识他
词法——数词
(1)基数词
(2)序数词
词法——量词
(1)名量词:个,只、米,群、点儿,名词借用作量词:一头猪
(2)动量词:次,回趟
词法——副词
不——多对现在或将来的事情加以否定;
没——对过去的事情进行否定
注意:
(1)在一般的否定句,不能出现”了“,表示变化的句子除外。
他没钱了。
(2)有些动词只能用”不“来否定
有些动词只能用”没“来否定
词法——拟声词(象声词)、叹词
词法——虚词
虚词——介词
引进时间、方向、处所、工具
介宾短语:在桌子上,从昨天开始
虚词——连词
和、跟、以及
关联词
虚词——助词
(1)动态助词——了、着、过
(2)结构助词——的、地、得
(3)比况助词——似的,一般
(4)其他助词——给、连、们
(1)在”来、去、到“等组成的连动句中,”了“应该放在第二个动词或句子之后;
(2)”了“句变否定,动词前应该用”没“,则,”了“去掉
(3)动词后,动作的结束,如:小王买了一本书
(4)句末,已经发生的变化,雨停了,星期天了
不刮风了
我没有钱了
着:
(1)动词后,事物的存在;
墙上挂着一幅画
(2)动词后,动作的进行;
我们上着课呢
(3)做状语的动词后,伴随的动作
躺着看书
(4)动词或形容词后,伴随的状态
红着脸说
低着头走了过去
过:
(1)过去的经历,曾经发生,时间词可以不具体
注意:连动句中,”过“也应该用在第二个动词或整个句子之后
(2)动作的完成,句末常常加”了“,一般用在对话当中
我刚刚听过这个音乐了。
特殊结构:
1、”有点儿’后边多表示不如意、不理想的事情
2、差点儿没+动词 ;差点儿(就)+动词 ;
说话人希望发生的事情
(1)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
(2)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
说话人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肯定、否定都表示否定意义
句法——句类
1、陈述句
肯定句
否定句
2、疑问句和反问
是非问句
特指问句
选择问句
正反问句
3、祈使句
命禁句
别动
快走
请劝句
说吧
4、感叹句
句法——句型
1、单句:主谓句、非主谓句
(1)动词谓语句
(2)形容词谓语句
今天太冷了
(3)名词谓语句
他五十岁了
(4)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充当谓语,句首主语称为大主语,短语的主语称为小主语
这件事我不赞成
他什么酒都尝过
兼语句(最重要的是要有具有使令意义的动词性词语)
老师让学生回答问题
连动句(由两上连续的动作构成,动作具有先后顺序,不能颠倒,而且句子中不能停顿)
存现句:表示存在、出现和消失
“把”字句
主语通过动作对动作的对象产生某种影响:移动位置,或发生某种变化
注意:能愿动词、否定副词放“把”字前;
动作动词
被动句(有标志被动句、无标志被动句)
强调作用;遭受、强迫的意味
被、叫、让
句法——句型
2、复句: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基本结构单位
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
马虎(一个语素)、徘徊
1、单纯词(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单音节词
复音节词
双声
叠韵
叠音词
象声词
噼里啪啦
巧克力
2、合成词(多个语素构成的词)
(1)复合式:词根A+词根B
并列式
偏正式
支配式
补充式
陈述式
(2)附加式
定位不成词
词缀A+词根B;
词根A+词缀B;
...头
...化
第...
(3)重叠式
爸爸,花花绿绿
词的结构、意义、演变(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词义感情色彩发生变化;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1、理性义(词义中与表达概念相关的意义部分)
2、色彩义(表达人或语境气赋予的特定感受)
语体色彩
感情色彩
形象色彩
3、引申义(本义)
4、比喻义(本义——相似的转义)
同音同形词
多义词
词——辨析
(1)意义轻重不同
轻视,鄙视,藐视,蔑视
(2)词义范围大小不同
(3)个体与集体不同
(4)搭配对象
(5)色彩义
(6)语法义
一连(后面加数量)
连连(后面不加次数)
语法——含义
最常用的语法手段是形态、语序和虚词。汉语形态不发达,所以语序和虚词成了主要的语法手段
汉语语法有词法和句法
词法——实词、虚词
实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有些可以重叠。
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不能重叠。
实词——名词
(1)一般名词:表人、事物
(2)时间名词:
(3)处所名词
(4)方位名词:表方向或位置关系,如:上,前后,以内
2022.8.19
普通话: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通常意义上的现代汉语是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统称。
现代汉语语音“三性”
1、物理属性
音高-声调 、语调
音强-轻声
音长-
音色-声、韵母
2、生理属性
3、社会属性
现代汉语语音特点: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有声调
音素、元音、辅音(发音特点取决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从音色的角度切分
10个元音音素
22个辅音音素(声母有21个,其中ng不能做声母);
39个韵母
声母和韵母是从音素在汉语音节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前后来区分的。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韵母亦单元音,也有元音+元音,元音+辅音的组合
普通话声母-发音部位
(1)双唇音——b p m
(2)唇齿音——f
(3)舌尖前音—— z c s
(4)舌尖中音——d t n l
(5)舌尖后音(翘舌音)——zh ch sh r
(6)舌面音——j q x
(7)舌根音-——g k h
普通话声母-发音方法
(1)塞音(6个)——b p d t g k
(2)擦音(6个)——f h s sh r x
(3)塞擦音(6个)——j q z zh c ch
(4)鼻音——m n
(5)边音——l
普通话声母-发音方法
(1)清音(17个)——b p f d t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2)浊音(4个)——m n l r
根据发音时呼出气流的强弱,可以把普通话声母中的赛音和塞擦音分为:
(1)送气音——p t k c ch q
(2)不送气音——b d g z zh j
音节(零声母)
记忆、应用
普通话韵母的分类
iou
uei
liu
you
wei
cui
韵头(介音,i ,u ,ü)
bai ri yi shan jin huang he ru hai liu
音节-最小的语音片段(自然发出、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少1个音素,最多4个音素;
声调——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贯穿于整个音节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主流音变
上声的变调
(1)三声+三声;二声+三声
(2)三声+一、二声、四声音;半三调(21调)
(3)三声+0(三声变); 二声+轻声,如:早起,等等,想起民
(4)三声++0(三声变);半三(21调值)+0 如:嫂子,姐姐,毯子
(5)三声++0(非三声变);半三(21调值)+0,如:尾巴,起来,宝贝,里头
2、“一”的变调
(1)
一+四声;一(二声)+四声
如:一个,一次,一下
(2)
一+非四声
一(四声)+非四声
如:一天,一生,一般
(3)
V一(轻声)V
如:听一听;谈一谈,看一看
3、“不”的变调
(1)不+四声;不(二声)+四声
如:不是,不去,不看
(2)“不”夹在肯定+否定式中间或用在动词的补语前时,读轻声
如:听不听,漂亮不漂亮,了不起
常见纠音法
1、带音法
2、咬指法
3、咬舌法
4、吹纸法
四时
八节
二十四节气
端午节:历史文化传统,节日(中国人的生活)
联系情感
九族
五服
三亲
家族 (人生礼仪)
家谱
村落
乡土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诞生礼
三朝
2022.8.18
会馆文化,湖广会馆,同乡会
饮食礼仪
”当众上香“
待客食俗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流
餐桌文化
节日食俗
祭祀食俗(传统信仰)
现实社会生活与文化心理的投影
服饰——上衣下裳(天地玄黄)
冠服制度
补服制度——明朝
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份,长大者为尊
”从头到脚“的中国式思维
缠足(文化差异与文化教学)
客家人
禹至裸国,裸入衣出
街
坊
巷
《齐民要术》
民以食为天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五味调和“与”烹小鲜“
2022.8.17
《大唐西域记》(玄奘)
《岛夷志略》
《真腊风土记》(柬埔寨)
《马可.波罗游记》
《瀛涯胜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