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
根据图片写短文
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外貌、心理、语言等进行人物描绘
猜测人物关系(人物身份以及关系)
非人物图片
标志牌,提出问题,逐个回答自我的设问,并适度展开。
80字左右的短文(15分钟)
联想、想象
书写:
根据图片写短文
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外貌、心理、语言等进行人物描绘
猜测人物关系(人物身份以及关系)
非人物图片
标志牌,提出问题,逐个回答自我的设问,并适度展开。
80字左右的短文(15分钟)
联想、想象
听力
两个人的两句对话
两个人的4-5句对话或一段话
阅读
几篇文字,填入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
书写
用词语写一个句子;
用词语写一段文字;
策略与技巧(关键句)
归纳或推理性文章,主题句一般在句尾;
说明性或议论性文章,主题句出现在段首;
反驳某类观点的文章,主题句常出现在首、尾段(特别是”可见、但是“之类表示转折的词后面)
推理题、主旨题
2022.8.17
中外文化交流简史
西周——周穆王西行见西王母;
秦——徐福东渡
西汉——丝绸成为重要的外销商品
东汉:班超出使使西域,其副将干英还远至波斯湾,佛教传入中国
唐代: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
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李白的《哭晁衡》写的是日本人
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罗盘应用于航海,造纸术传入欧洲
2022.8.17
同时性(单时,多时)
文化知识(文化常识):
文化与文化教学
一、中国文化的宏观背景
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模式
三、中国社会的核心观念
四、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符号“
1、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以及文化遗产
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朝代以及事件
中国思想的源流
2、中国地理
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以及事件、外国人如何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思想、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朝代以及事件;
中国地理:中国人的天下观,中国地形和形政区划,从阅读地图中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模式:饮食、服饰、建筑、岁时节日、人生礼仪
中国社会的核心观念:神话传话、哲学思想、俗信宗教、文学艺术(诗歌与小说、音乐与舞蹈、绘画与书法、昆曲与京剧、民间艺术)
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中国符号“:汉字、中国人的姓名、龙、长城、丝绸、陶瓷、茶叶、中餐、中国功夫、中医
语用与文化
赞扬、谦虚、同情、一致
言语行为:请求、道歉、称呼、称赞
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权力、社会、强加距离;
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
时间观念(时间学):预约、准时、计划性、最后期限等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空间利用(距离学):个人空间、人体距离、座位安排、家具排列等
副语言(伴随语言):音高、音量、语速、话轮转换;
体态语(身体语言):外貌服饰、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姿势、身体接触
文化比较与尊重不同的文化
中国:水、龙
西方:火
当代年轻人眼中的龙:”东西元素的混合“
种族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
把自己的文化放在一一切事物的中心位置,并且以自己的文化框架作为衡量的标准
以自己文化的价值观或规范来衡量或评价别的文化
消极:焦虑——偏见——冲突
文化相对主义
形态无高低之分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
”和而不同“
敏感的距离
平等的距离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
异质文化,局内局外视角(文化沟通)
中国人用自己的思维与传统理解本族的文化;
外国人用本民族的思维与传统来理解中国的文化;
2022.8.17
100元背面,人民大会堂
维吾尔文,壮文,藏文,蒙古文
文化比较与尊重不同的文化
宝宝的发型“桃型”(希望宝宝“长命百岁)
清明:中国人反思生命和自然
中国人的价值观:
个人-家族(传承)
人——自然
生——死
快乐——悲伤
5元背面:泰山(五岳之首),日出(生命开始的地方),”封禅“祭天
10元背面——重庆-湖北
20元背面——桂林山水
50元背面——西藏布达拉宫(转经筒)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
中华文化基本知识,文化阐释和传播的基本能力;
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能客观、准确地介绍中国;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冰山”理论
显性文化(表层文化)
饮食、服饰、建筑、语言、文学、艺术、仪式、行为方式
客观文化因素(文化的社会制度,人工制品)
隐性文化(深层文化)
价值观、世界观、信仰、态度、思维方式
主观文化因素(观念、价值、思维方式)
文化“洋葱”理论
象征符号(具体而可见的部分)
礼仪(独特表达方式)
英雄人物(文化观念的体现)
价值观(核心)
文化三角理论(文化教学)
文化习俗(人们的日常生活模式,文化作为生活的本来面貌,物质层面的差异)
文化观念(哲学思想、信仰、艺术与美感、神话思维,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气质与思想内核)
文化产物
凝结着文化观念,在文化习俗的展示起着标志性作用的东西,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中国符号”
提出问题(文化习俗/产品)
解答问题(文化观念)
发现新问题
深入思考(培养文化意识与文化态度)
课堂训练基本功——训练3方式:
1、提问:与普通意义上的问问题是有所区别的(目标定式);
目标;目的;方式不同
2、单说(独唱);
3、合说(合唱)
提问3原则:
1、简单清楚;
2、难易适度;
3、活泼有趣;
以“吗”结尾的简单问句或是否问句
如何做到问题高效率?
目标句型:S+V+(O+V)+到+time point(+才/就+VP)
课堂活动设计以及实施
朋友圈:Friends circle
自我介绍、问候交流、年龄数字、家庭、学校、个人爱好
角色扮演(Role Play)
1、问候与交流
2、家庭生活
3、学校生活
4、问路、购物
5、饭馆用餐、酒店服务
5、社会、国际问题讨论
开放式训练(举一反三)
2022.8.17
海外汉语课堂
低年级:动手体验式游戏;(活动、游戏、互动性练习;项目教学法、合作学习、主动学习)
高年级:学术性交流互动
教学基本原则:教态、语言、板书、课堂气氛
(1)与学生提问,是“交流式”,而不是“审问式”或“宣讲式”
(2)站姿与站位,具备课堂掌控、管理协调能力;
(3)课堂气氛,感染学生;具备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能力;
(4)要有幽默感
(5)教学指令规划、标准,简短清楚
教师指令、反馈语言
成人学习:无法忍受单调的重复练习,注意语用功能;
语言水平,思想水平
提问照顾到所有同学,先问问题再点名;
课堂基本原则二:评论和纠错
(1)不要让一个同学纠正另外一个同学的错误;
(2)老师一般不要重复学生的句子,特别是不要重复学生的错句;
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
一、汉语热以及汉语教学工作机会
海外私立学校、中小学教K12学生
网络平台教师(双语沟通能力,多媒体网络操作能力)
中华才艺
国际课程(IB,MYP,PYP课程体系)
二、职业素养
1、专业职能
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定义为:“一门以语言学和第二外语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文史知识为背景的专业技术学科”。
2、专业技术
技术是一套运作的方式和方法;
技巧是对这套方式方法的巧妙使用;
中文教学的技术因对象和对象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3、专业理论
理论语法——教学语法
语言学理论
4、专业定位
通过语言渗透文化
通过语法帮助
课堂教学组织以及管理
(一)了解教学对象,备课备学生
(二)教学对象分类
1、年龄
K12 (幼儿园到12年级)
成年人(大学生、社会人士)
2、中文水平
零基础
初级
中级
高级
优级
(三)学习中文的目的
1、学习研究
2、工作考试
3、生活旅行
4、兴趣爱好
ACTFL(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
口语能力测试OPI
2022.8.16
HSK 教学知识与技能
一、什么是“新汉语水平考试”(HSK)
二、新HSK考试结构以及考试等级划分
三、新HSK考试成绩的作用
四、新HSK考试各等级考试题型以及内容
五、新HSK考试注意事项
六、新HSK考试题型以及知识点分析
2022.8.16
在线课堂教学技巧以及课堂管理
方法
工具
步骤
课堂管理技巧
课堂指令 (固定指令语段)
等待学生的沉默(思考的机会)
词-短语-句子
示范引导-模仿练习-检验确定-重复练习
适当纠错
教师引导——学生主导
班课的集体活动
教学平台介绍与展示
平台在线汉语教学技巧和课堂管理
方法:沉浸式(Immersive)
1、口头语以及关联句
2、指令以及褒奖
3、学生的常用语
全身反应法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总结 :Summary
互动 (教师简化语言)
在线课堂管理
1、真诚鼓励;
2、指令明确;
3、吸引注意力
2022.8.15
一、双师在线平台直播互动课堂模式
远程实时直播互动教学系统
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互动
语言实践交流
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感受
(二)双师课堂的教学模式
1、双师课堂教师构成:主讲教师,助教老师;
2、双师课堂实施模式:
线上主讲授课,线下辅助反馈;
3、双师课堂模式特点:
远程双向互动,直播复制回放,教学资源共享;
(三)双师课堂模式的优势
形成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互联网时代
课堂组织:
热身(破冰)Warm-up
Make Friends
Let's Learn
Let's Chat
Sing a Song
Festival Culture
interactive
讲-练-布置作业
服务者-反馈者-鼓励者
2022.8.14
明朝理学的前后变化
《性理大全》、《四书大全》、《五经大全》
阳明学派——王守仁
“陆王学派”
清代的考据之学
顾火武
黄宗曦
王夫之
辑佚
校勘
考证音韵
乾嘉,朴学
吴派、皖派
今文经学
历代史志增补、编辑成《海国图志》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托古改制”
2022.8.14
儒家——治世
道家——治身
佛教——修心
唐朝的义疏之学和韩、柳重振儒学
汉注
唐:疏,正义
孔疑达编撰《五经正义》
道统即传道的系统
佛教禅宗:五祖、六祖慧能
文以载道(思想性)
宋代——理学
义理性命之学——性理之学——理学——道学
客观唯心主义理学
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心学
人事命运
明朝的理学与阳明学派
自给自足——城市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以及儒、释、道合流
儒家的名教(论理道德和礼仪制度)
用道家崇尚自然的观点来解释儒家的名教
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
何晏作《道德论》、注《论语》;
王弼流《老子》、《易经》
越名教而任自然
名教即自然
郭象,向秀
作品的精神所在
“风骨”、“神韵”
文学批评专著《文心雕龙》、《诗品》
融入中华文化(印度佛教)
经验论;
本体论
唐朝的义疏之学和重振儒学
缘起说(因缘而生)
道家-无
佛家-空
四川——大足石窟
2022.8.14
今古文之争
今文——隶书
古文——战国时的六国古文字
今文经——今文经学派
古文经——古文经学派
治学风格—:字词解释;发表议论
董仲舒——阴阳灾异和天人感应论
东汉的白虎观会议
班固整理出会议纪要《白虎通义》
东汉的谶纬神学
谶:预言、隐语
纬:讲天象变化
郑玄结束两派之争
敢于叛逆经学的王充
重效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