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意义:理性义、色彩义、引申义、比喻义
词的意义:理性义、色彩义、引申义、比喻义
三性: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在线教学面试指导
线上的教学技能
有趣的课堂
硬件设备
电脑、摄像头、麦克风、环境安静、整洁明亮
专业的教学功底
授课软件(腾训会议、路路),共享屏幕、共享声音、激光笔、画笔功能。
形象得体:头身比例、背景干净、带状出境、衣衫简洁
面部表情:
眼神真挚、有亲和力、全程微笑、丰富夸张的表情
肢体动作
落落大方、固定手势、学生互动、TPR运用
语音语调
语言简洁明了
语调抑扬顿挫
声音节奏变化
情绪语气变化
TPR
全身反应教学法
听-看-做-说
互动、生动,直观
不紧张的状态下自然输出
不吝惜赞美。
课堂流程设计/课堂管理
破冰导入2-3min
嗨起来
自我介绍
活动设计
设计师生问答互动,
穿插活动,自身积极性(唱歌)容忍度
展示总结2-3min
串讲中文语言
(看看小红书)
开场话术
互动提问
工具应用
课堂问题
简历指导
1.内容
自信,
基本信息: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与教育相关)、荣誉证书、个人评价
其他
2.模板
3.注意事项:
a。定位准确
b。醒目简洁
c。经常更新
d。强调成功经验,放大自己优势
e。简历规范性、美化简历文本
“一”的变调
(1)在第一声、第二声、和第三声前,变为四声
一起、一百、、已被、一瓶、一生
(2)在四声前变为第二声
一道、一再、一次性、一模一样
“不”的变调
(1)在第一、第二、第三声前读四声
不如、不久、不停、不听
(2)在第四声前变为第二声
不但、不错、不要、不去、不用、不对
数字
热身
重要词汇
如何进行性高效的汉语课堂操练
第二讲 操练课堂如何纠音纠错
(一)积极的态度面对纠音纠错;
1.纠音纠错的重要性
2.积极对待纠音纠错
(二)纠音纠错的原则及尺度
1.有错必纠(挑重点)
2.纠错时机
3.找准“病因”
4.纠后复练
5.口音问题
(三)常用发音教学方法
一、带音法:
o-e;
i-v;先发i,过渡到v
sh-r
(三)常用发音方法介绍
二、借助外物发音:
1.图示法舌位图
2.气息发:
b-p;d-t;g-k
用餐巾纸体现气流的强弱
词汇体验
鼻子——皮肤
肚子——兔子
歌舞——可乐
(三)常用发音方法介绍
3.咬指法:
卷舌音:
zh ch sh r
读一读
知识 正常 热爱 日本
三。 变调
(1)“一”和“不”
7.“三声”第三声+第三声比如“老虎”,前一个三声,有点像二声,但还是三声的特点明显。
(四)纠音纠错方法及技巧
1.增强对错误的敏感度;
2.不重复错句;
3.分解教学:字一词一句
4.手势到位:四声
5.重复练习:独唱+齐唱+独唱
有系统地纠
(五)练习发音的游戏活动
1.五线谱标音高
2.吹蜡烛
纠音
小孩子、初级多纠音。
华裔家庭,闽南语言难改,纠音要做,但不强求。
三者区别
1.国内学生
2.华裔学生
3.非华裔学生
1.学生文化背景不同
2.学生语言基础不同
3.学习目的、要求不同
4.学习习惯、方法不同
活动
1.贯穿始终(大小声、快慢读、重复)
2.示范游戏,不解释游戏规则
3.教师引导——学生主导
4、如何管理在线课堂?
1。真诚鼓励
2.指令明确
3.吸引注意力
2.在线课堂的工具
电脑,网络,笑脸(夸张),声音要抑扬顿挫,吸引控制学员,借助图片,教具
在线课堂的步骤
破冰:1.词——短语——句子
教学:2.示范引导——模仿操练——检验确定——重复练习
3:适当纠错
活动、
总结
小朋友坐不住,要中间活动活动
(3)互动 Interactive
1.开口率
2.教师简化语言
3.等待学生的沉默(让学生多说话)
1、在线课堂,用什么方法?
(1)沉浸Immersive(不说外文只说中文)
1.介绍及说明
2.指令与褒奖
3.课堂用语规范
(2)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
1.全身反应教学法
2.听——说
3.不紧张的状态下自然输出
网络稳定,光线明亮,能看清脸,带袖子正式,不要横条纹,颜色简单,确认听得到,颜色看得见。背景简单
一、无声语言
1、正确
2、规范
3、清楚
4、漂亮
教案写作
综合课教案设计题(共25分)
说明:请阅读和分析所给出的课文,写出一个一课时(50分钟)的汉语综合课教案。
要求:1.教学步骤要清晰
2.找出应教授的词语和语法点若干,并对其中的2个词语和1个语法点进行重点分析处理。(学生为初级汉语水平)
教案要求:
一、课型:汉语教学
二、课题:我的家在浦东
三、教学对象:初学汉语学生
四、课时:50分钟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选择疑问句A还是B?
2.掌握方位的描述
3.掌握:开发区、热闹、空气新鲜、
结构功能文化展开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七、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1.复习上节课,5分钟
2.新课35分钟,词汇20分钟,语法点15分钟,课文,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
1、复习
2、讲练生词
重点生词:1.2.。。。。。。
重点讲练:
(1)。。。。。。
a。板书词形
b。教师示范及学生领读。。。。遍
c。讲解词义及用法(具体展示、情景、搭配)
(2)同(1)
3、讲练语法
重点语法点:1.2.3.。。。
重点讲练:。。。。。
具体步骤:
(1)导入:写明方法
(2)展示例句
(3)归纳句型结构、板书
(4)讲清限制条件、意义、功能
(5)教师出情景,口头练习(以交际练习为主)
4、讲练课文
具体步骤(根据课文内容1,酌情安排,要求内容。
5、小结、不知作业
作业内容具体化。
教案举例:
一、可行:综合课
二、课题:月会
三、教学对象:一年级第二期留学生
四、课时:100分钟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二)掌握副词“就”和“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一点儿”和“有(一)点儿”的意义和用法;
(三)使学生在听说练习的基础上能复述课文。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掌握离合动词中间加时间段的用法;
(二)掌握副词“就”和“才”,常用结构“一点儿”和“有(一)点儿的意义和用法。
七、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一)复习上一课的语法点和课文(10分钟)
(二)听写、讲解本科生词(25分)
(三)讲解和联系本科语法点(20分
(四)以听说为重点练习课文(40分)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
七、儿童习得母语的理论
1、刺激——反应论
理论:语言不是先天得到的,是后天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模式获得。
2、先天伦
理论:语言习得机制
3、认知论
理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
八、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
1、**偏误分析
理论: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与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
(1)学生偏误的来源
1.1母语的负迁移
1.2目的与泛化
1.3文化音素的负迁移
1.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1.5学习环境的影响
(2)教师对待学生语言偏误的态度
2.1偏误不可避免
2.2不要过分紧张,有错必纠
2.3不能听之任之,防止化石化
2.4通过目的语和母语的对比,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偏误。
2.中介语
理论:学生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会形成一种既不同于母语也有别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向目的语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
*1.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B).
A.母语和外语 B。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C。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 D。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2.“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属于( D)
A。先天伦 B。功能论 C。反映论 D。认知论
**3.学习者把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第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了偏误,称为(B)
A。母语知识的负迁移 B。目的语知识的泛化 C。学习环境的影响 D。文化负迁移
**4.对初学者来说,大多数偏误产生的原因是(A )。
A。母语负迁移 B。过度泛化 C。学习策略影响 D。文化因素负迁移
**5.通常把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言系统称为( )。
A。中介语 B。过渡语 C。媒介语 D。洋泾浜语
一、几个概念
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
母语、 外语
二、**第二语言教学法
1.语法翻译法
2.直接法,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
3.听说法(军队法)
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A+B+C
4.全身反应法
身体动作,移民儿童教学
5.暗示法
放松而又注意力集中
6.交际法
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
7.任务法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
四、教材编选
原则:
1、针对性 《汉语口语速成》 半年进修用
2、实用性 《汉语会话301句》 来旅游
3、科学性 《新实用汉语课本》 在中国上大学用
4、趣味性
5、系统性
五、语言测试
1、水平测试(HSK)
2、成绩测试(期中期末)
3、诊断测试(随堂听写)
4、潜能测试
六、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1.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
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感情音素,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原则
4.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和自然习得相结合原则。
5.精简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
6.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综合教学原则。
7.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
8.利用母语进行与汉语的对比分析,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9.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
10.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基数手段原则。
**1.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 A)。
A。听说法 B。直接法 C。认知法 D。功能法
**2.“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是下列哪个语言教学法最为推崇的理念?(C )
A。全身反应法 B。古典法 C。直接法 D任务教学法
**3.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学的教学法是( A)。
A。全身反应法 B。自然法 C。暗示法 D。交际法
*4.一i啊不属于任务教学法的主要特点的是(D )。
A。强调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的真实性
B。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
C。学习活动以表达意义为主
D。注重书面语的教学,轻视口语
*5.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 C )。
A。总体设计 B。教材编写 C。课堂教学 D。语言测试
**6.下面那套汉语次啊才最适合来中国旅游一个月的学习者使用?(A)
A。《汉语会话301句》 B。《新使用汉语课本》 C。《中级汉语听力》 D。《阅读中文》
**7.一下属于综合性教材的是( D)
A。《汉语阅读教程》 B。《汉语口语速成》 C。《汉语会话301句》 D。《实用汉语课本》
*8.《汉语301句》属于(A)教材。
A。语言技能类(口语和听说) B。语言知识类 C.文化知识类 D。特殊用途语言(中医、体育类外国学生)
**9.“要根据学习者的年龄、国别、文化程度特点编选教材”,这体现了教材编选(A)原则)。
A。针对性 B。实用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10.留学生来中国学汉语的期末考试属于(C)
A。水平测试 B。诊断测试 C。成绩测试 D。潜能测试
**11.从测试类型上说,HSK属于( A)。
A。水平测试 B。诊断测试 C。成绩测试 D。潜能测试
*1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包括( )。
A。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导,重视感情因素。
B。以词语教学为重点,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综合教学
C。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尽量使用媒介语辅助教学。
D。初级阶段注意教授口语和书面语都能用到的“中性”语体。
二、**造字法
1.象形——摹拟事物的外部形状
人
2、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
上 本末倒置 亦(人的腋下)
象形字和指事字大多是独体字
3、会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
休 、武
4、形声——表示意义类属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
a.左形右声 河
b.右形左声 战
c。上形下声 翠
d。下形上声 勇
e。外形内声 固
f。内形外声 闻
**1.与形声字“翠”的结构类型相同的汉字是(D)。
A。盛 B。基 C。赢 D。空(上形下声)
**2.形声字的结构已于其他三个的是(C)
A。江 B。打 C。妆 (左形右声) D。他
**3.汉字“亦”的本义是“腋下”,其造字法为(B)
A。会意 B。指事(象形的基础上加了2个点 C。象形 D。形声
**4.下列汉字中造字法与其他都不相同的是(D)。
A。胡 B。脸 C。眼 D。眉(象形字)
**5.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D)
A。莫衷一式 B。断壁颓桓 C。招摇装骗 D。记忆犹新
*6.汉字“赢”可以拆分为( 5)个部件。
A。2 B。3 C。4 D.5
*7.独体字包括(A)
A。象形、指事 B。会意、形声 C。象形、会意 D。会意、指事
*8.文字起源于图画,和结绳没有直接关系。
*9.与拼音文字不同的是,汉字具有表意性,它的形体可以负载更多的文化音素。
*10.汉字的ji'e'gou单位是笔画、部件和整字。
一、汉字的结构——笔画
1.笔画组合
(1)相连:人
(2)相离:八
(3)相交:十
2.笔顺
(1)先内后外
(2)先外后里再封口
(3)点在上、左,就先写——义
(4)点在内、右上,就后写——叉
(5)左下包围结构的,先里后外——过
(6)缺口向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臣
汉字的结构——部件
偏旁、部首、部件
部件由笔画组合结合而成,是最小的相互离散的构字单位。
二、**造字法
1、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