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法——复句
2、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补包含的分句组成。
(1)选择复句:与其。。。。。。不如。。。。
(2)因果复句:既然。。。。。。就。。。。。。
(3)假设复句:假如/如果。。。。。。就。。。。
即使。。。。。。也。。。。。。
(4)条件复句:只要。。。。。。就。。。。。。
只有。。。。。。才。。。。。。
*1。“如果这个人掌握较大的权力,就可能祸国殃民。”属于什么复句?(C)
A。因果 B。条件 C。假设 D。承接
**2.“与其在这里一直等,还不如我们过去找他。”这句话是( B)复句。
A。并列 B选择 C递进 D。转折
** 3.“既然不想去就别去了。”是因果复句。
三、句法——**补语
1.结果补语
做完作业、听见声音、学会唱京剧、打开书、写对了。
*注意:否定——没+动词+补语
没做完、没听见、没学会、没打开、没写对
2.可能补语
看得见、打得开、搬得动、爬得上去
*注意:否定——动词+不+补语
看不见、打不开、搬不动、爬不上去
3、情态补语
动作、性状呈现出来的情态
他跑的很快
*注意:否定——动词+得+不+补语
他跑的不快
4.程度补语
没有否定式。
“极、很”
**1.短语“去不了”中的“不了”是( A)。
A。可能补语 B。趋向补语 C。情态补语 D。成都补语
**2.“累得要命”中的“要命”是(D)
A。可能补语 B。趋向补语 C。时量补语 D。成都补语
**3.“吵得慌”中的“慌”是( D )。
A。结果补语 B。情态补语 C。可能补语 D。程度补语
**4.短语“没看见”中的“见”是( C)。
A。可能补语 B。趋向补语 C。结果补语 D。程度补语
**5.我那年考不上大学,心里非常难过。
过去式,汉语的可能补语一般表示动作的可能发生或可能结束。因此应该用结果补语的否定式,“没考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