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第一题:D项为什么不对,关于这个词是多余的,应该删掉,所以我选了D
第七题:现在有“你一点都不淑女”这种说法,这里的淑女是形容词吗?副词能用"不”吗?能举个例子吗?
wei'sheWei'shen'shen'shen魏氏神社氏1.魏weis
二、词--意义
1、更改义——词义中与表达概念书的人意义部分
人:能够直立行走并制造工具的哺乳动物。
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
2、**色彩义——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
感情色彩——褒贬义,如:诚实——虚伪 谦虚——虚伪 老大爷-老头儿
语体色彩——书面语:头颅、身躯、殴打、颤抖、欢笑
形象色彩——翠绿 云海 蛇行 垂柳 布谷鸟
练习:具有色彩意义的词你能想到哪些?
一语素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构体,是构词的基本结构单位。
如:人 家 马
徘徊 咖啡
汉民族 汉语 以北方话为基础 普通话是交际工具,全国通用语言
北方方言:华北、东北、
现代汉语语音
——————
一、现代汉语语音“三性”
1、物理属性:音高--声调、语调(陈述用平调、疑问上扬、感叹下降);音强--普通话的轻声(声音强弱);音长--英语中的sheep,ship,与汉语无关;音色--不同的声母、韵母(不同的人说话音色不同)。
2、生理属性:关于身体部位(发声器、共鸣腔等)
3、社会属性:如“书”在英语中是book,法语是livre,汉语是书
——————
二、音素、元音、辅音
1、音素:分元音(母音)和辅音(子音)两类。
2、元音(母音):气流不受阻碍(有10个,a o e i u等)
3、辅音(子音):气流爱阻碍(有22个,b p m f d k zh s等)
1、为何要学习跨文化:在教学中包容学习者的文化特性,是通过对异文化的学习认知与理解来实现的。
正确的跨文化态度,可缓解文化休克带来的冲击,减轻精神压力提高工作效能;还能突破文化传播瓶颈,促进文化全球化发展。
——————
2、何为跨文化: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
——————
3、何为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如:丝绸之路、印度佛教的传入、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列强入侵、东学西渐。
通俗来说和外国人打交道应该注意什么?如何得体交流?
小到2个人、到两个民族、大到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流,都属于跨文化交际。
——————
4、跨文化交际学的目的:促进理解与包容(减少偏见歧视)、提升沟通能力(能适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增加文化适应能力(能快速融入当地文化)、丰富个人文化视眼(培养个人全球意识和跨文化素养)、推动全球化发展。
——————
5、跨文化学什么: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影响较大的是人类学、心理学和传播学。
文化理论与模式:学习不同的文化理论(如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等),研究各种文化模式(如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等)。
语言与非语言交流:分析不同文化中语言的使用规则、语汇含义、语法结构和语用习惯;同时了解非语言交流的元素。
价值观与信仰:探究不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如家庭观念、宗教信仰等
跨文化沟通策略:掌握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技巧(更好应对文化冲突、调和文化)。
文化适应与融入:了解文化适应的阶段和挑战,以及应对文化休克的策略。
跨文化商务与职场交流:研究国际商务的文化差异,包括谈判风格、商务礼仪、管理模式等,探讨跨文化团队合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育与培训中的跨文化交际: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跨文化媒体与传播:分析不同文化在媒体内容、传播方式和受众反应上的特点。
——————
人的音色不同
与音长无关
10个元音音素
22个辅音音素
跨文化
跨文化交际
可参照《普通话辅音总表》。
辅音的发音部位:
1.双唇音(b、p、m);2.唇齿音(f);3.舌尖前音(z、c、s);4.舌尖中音(d、t、n、l);5.舌尖后音(zh、ch、sh、r);6.舌面前音(j、q、x);7.舌面后音(g、k、ng、h)
辅音的发音方法:
1.看阻碍的方式:
(1)塞音(b、p、d、t、g、k);(2)擦音(f、h、x、sh、r、s);(3)塞擦音(j、q、zh、ch、z、c);(4)鼻音(m、n、ng);(5)边音(l)。
2.看声带是否振动:发音时声带振动的是带音,又叫浊音;声带不振动的是不带音,又叫清音。浊音共有m、n、ng、l、r五个,其余辅音都是清音。
3.看气流的强弱:塞音、塞擦音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分别。发送气音时,肺部(声门以下)呼出的气流比较强,共有p、t、k、q、ch、c等六个;发不送气音时,肺部呼出气流比较弱,共有b、d、g、j、zh、z等六个。
联合国六种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1,存现句——句子中,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动词,同来用来描述某事物存在状态或变化。
2、联合短语——由两个或2个以上的并列成分的短语。在语法上是平等的,可用和、或链接。
3、前响复韵母——发音是前面的元因较为响亮,后面的元音相对较弱的复韵母——包括
4、ai 2、ei 3、ao、4、ou(hou 后0
5、普通话声母共有 21 个
合成词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的次,以单音节为主,也有双音节和多音节。单纯词整个词,只能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
1、什么是现代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不光是现代汉民族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2、什么是语言?“语言”,有多种定义。
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持认识的载体。
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3、现代汉语的形式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口语的特点: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书面语:趋于严谨、严密、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除此之外,现代汉语有发达的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又称为“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4、文学语言和文学艺术语言
区别:文学语言往往被理解为“文学作品的语言”,后者是文艺作品表达手段的总体,而前者文学语言,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加工并符合的语言。
二者联系:
文学语言也包括优秀的典范的文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的内涵与功能比文学作品的语言广泛丰富得多。
现代韩ming'zu
1977年的《汉语课本》首先引入了( ) ,而1980年的《基础汉语课本》则是一套以 ( )为纲的课本,以常用句型为重点,通过替换练习使学生掌握语法点,通过课文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技能体系。( )
句型教学 语法
语法教学 语法
句型教学 结构
语法教学 结构
1977年由李德津主持编写出版的《汉语课本》受到“听说法”的影响,用句型教学代替范句,语音语法都是以注释的形式出现。而1980年出版的由李元培等人编撰的《基础汉语课本》,是以《汉语课 本》为蓝本编写的,摒弃了极左的政治内容,加强语法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该教材将语法点的编排和解释把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融为一体,集中了以前各套对外汉语教材的优点,成为结构法教材时期的集大成者,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外汉语基础教材的最高水平。
塞林克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了中介语假说。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 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学科结构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于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应该用“学科结构论”来指导美国的教育改革。“发现学习论”是布鲁纳所倡导并发展起来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目的不在于掌握琐碎的知识,而是在获取、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