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师-高清视频网课

VIP学员课程

高清视频课程
(1 reviews)
Price ¥11980.00
Product Description
The course is belong to国际中文教师丨尊享班please enroll to learn

部件

成字部/非成字部件

笔画是没有意义的

部件是有意义的

《简化汉字独体字表》共280字

间架结构-部件不同的摆放方式

汉字教学

1先语后文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2语文同步

汉字基本知识

1.汉字的演变

隶变-彻底改变汉字的雕刻痕迹,书写简单,比较流畅,汉朝时候出现的

楷变-唐朝出现,使汉字的笔画名称和形状固定下来,书写更规范简化

简化-

2.”六书“说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Full Article]

甲骨文-表意文字

现在的汉字-形声字

全球大部分文字是拼音

现代汉语通用字 7000字

汉字特点:形,音,义

汉字文化圈:中国,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越南,东南亚华人

教学对象: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

汉字教学重在字形的教学

18岁的成年人,字形,音,义到位

汉字教学的内容

认,读,写

1.笔画  手写体

横,竖,撇,点,折

2.

[Full Article]

"以来、以后、后来”

。。。以来: 两年以来

[Full Article]

单纯词的叠音式:两个相同音节的重叠

爷爷   奶奶   姥姥 猩猩

合成词的重叠式:两个相同语素的重叠

爸爸 妈妈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星星

[Full Article]

教学行为

课前准备:三备一背:备教材 备学生 备方法 背教案;三位一体:教案、课件和教学要一致

组织教学:课前课中课尾

课堂讲解:精讲多练 正确简明 通俗易懂 启发式教学

课堂操练:有效性 针对性 难易适度;趣味性、教师的指导与控制性;练习方法多样性。

提问:

答疑:

纠错:

课堂语言:话语而不是简单的口语;注意体态语(动作、眼神、手势)的准确应用。

板书:

示范和演示:

课堂小结:总结到位

布置作业:数量合适 难度适中 内容符合课程需要

教态:

时间把握:

课堂用语 简洁清楚完整准确

 

[Full Article]

初级阶段课堂教学关键词:

1.精讲多练 以练代讲 (课堂开口率)

2.逢错必纠 适度容忍

3.就事论事 

4.一视同仁

[Full Article]

现代语音学分析:元音,辅音

传统音韵学分析:(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韵母,声调,零声母

3. 现代汉语中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

 

[Full Article]

中介语的石化/僵化现象(fossilization)

修改病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说明原因

搭配规则:动量补语有三种位置:V+数次+量词。当宾语是普通名词时,(吃一次烤鸭),动量补语放在动词后宾语前VCO(Verb Complement object);当宾语是人称代词时,(见他一次),动量补语放在动词后宾语后;当宾语是处所时(去上海一次/去一次次上海),动量补语放哪里都可。 

结果补语直接放在动词后。(我洗干净(干净是结果补语)衣服了)。

介词(往、在、从)

动词(到、去、来)

普通名次+方位词才能做介词或动词宾语。(书放在桌子上)

离合词:见面、帮忙、洗澡、游泳、将军、睡觉等等

表时间:1.时间名词:时点名词(放在动词前表示”when“)和时段名词(放在动词后”how long“)

              2. 时间副词:立马 立刻 马上 

               3. 动词结构:吃过 去过

 

[Full Article]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以语音为物质为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组织规律。

语言结构:符号系统;语音、词汇、语法。

语言功能:交际功能和思维工具。

习得:在自然的环境下,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得到的知识。母语一般是习得。习得是结果。有意识的语言学习。

学习:在特定环境,老师、教材,学习行为。学习是过程。无意识的语言学习。

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1 喃语阶段 2 独词句阶段 3 双词句阶段 4 电报句阶段 5 成人句阶段

1.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识比较,以揭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语言迁移:正迁移 负迁移

2.错误分析与中介语理论

错误分为:失误mistake 偏误error

中介语:interlanguage:独立于本国语和目的语间的

 

[Full Article]

国家汉办全称:1987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历史:最早《周礼》及《礼记》通译;汉语教学记录始于东汉初年,盛于唐代,明、清热潮。

日本汉语学习记录是最早的:遣隋使 ,是遣唐使的先驱。使用草书创造平假名和片假名

朝鲜语:1444年李氏王朝 借用天地人思想创建朝鲜文字,谚文。

 

[Full Article]

1. 基本素质:爱心 耐心 同情心

2. 汉语母语基础知识:语音 词汇 语法 汉字

3. 二语习得理论

4. 教学方法和技巧:语言要素教学和语言技能教学(实践中总结)

5 对于初中高各级别学生需要,老师自身需要充实国情文化传统文化

两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四大班子:党委 政府  人大 政协 

6. 其他知识:“万金油” 知识面要广

国情 传统 哲学 科学 经济等等

 

 

 

[Full Article]

第四节 阴阳五行及德终始观

1、阴阳五行的产生

阴,暗也。  水之南,山之北

五行:水 火 木 金  土

2、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

相生: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  金克木  火克金  水克火  土克水

3、邹衍和五德终始说

 

[Full Article]

三 墨家

1、墨家的产生

墨翟  鲁国人  春秋后期

“农与工肆之人”

2、兼爱和非公

“兼相爱,交相利”

3、尚贤主张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4、宣扬存在鬼神

《天志》《明鬼》

5、重视科学技术并取得巨大成就

力学、光学、机械制造、数学、逻辑学

墨家十分重视成产劳动,积极鼓励人们从事生产

四 法家

集大成者 韩非子

2、法家的主要内容

法、术、势

3、法家的理论基础

历史进化论、人性趋利避害论

[Full Article]

现代汉语普通话22个辅音的发音部位: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

[Full Article]

三备一背: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背教案

三位一体: 教案设计、PPT内容 熟记于脑

[Full Article]

偏误分析

一 v.+动量补语(数词+量词)

1. 宾语是普通名词时,动量补语应该放在动词后边。 例如:吃过一次烤鸭

2. 宾语是人称代词时, 动量补语应该放在宾语后边。 例如:见她一次

3. 宾语是位置、地方、处所时,动量补语放在宾语后边或者动词后边都可以。 例如:去上海一次 或 去一次上海

二 v.+结果补语 

例如:吃完饭、洗干净衣服

三 介词宾语/动词宾语+处所词(普通名词+方位词)

介词:在、往、从

动词:到、去、来

桌子、椅子、床是普通名词

上、下、左、右、前、后、中间是方位词

离合词(可拆分):见面、帮忙、游泳、洗澡、睡觉

我常常跟/和/同/与他见面:用介词把宾语提前,因为见面是不及物动词

我常常见他面:把宾语插入到离合词中间

五 v.+时量补语

1. 宾语是普通名词时,时量补语放在动词后面或者宾语前面都行。 例如:我学习汉语学三年了 或 我学习了三年(的)汉语

2. 宾语是人称代词时,时量补语只能放在人称代词后面 例如:我等了她三年 

时间 (名词、副词、动词结构)

时点名词: 今天、昨天、明天、后天,星期天,十月六号、八点 (英语: When)

时段名词: 一年、一个月、一个周、一个小时、一天 (英语: How long)

副词:立刻、马上、立即、顿时

动词结构:过了三个月,等了三天、学了三个小时

时点时间在动词前面做时间状语,时段时间在动词后面做时量补语

[Full Article]

1、

iu=iou

 ui=uei

2、别是同音同形,但意义不同的词(是语言演变过程中需要用一个字表示多个意义的原因导致的)

别走:别是副词

别上:别是动词

3、白是同音同形,但意义不同的词

4、语法手段是形态、语序和虚词

英语的语法手段是形态(变化)

汉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变化和虚词搭配

5、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独立充当句子成份的词

虚词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份的词

6、量词:名量词,动量词

A名量词:修饰名词的量词

B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或频率

7、副词作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

A辨析:不-没

不表示以现在或将来的事情加以否定

没表示对过去事情进行否定

注意:在一般否定句中,不能加“了”,

表示变化的句子外

8、象声词作状语

例,河水哗哗地流

9、虚词中的介词引进时间、方向、处所工具等

例1,介宾短语作状语:在桌子上,从昨天开始  

例2,我和他都喜欢跳舞。(和是连词)

我和他商量过了。

区分连词和副词的方法:“我和他都喜欢跳舞”中我、他互换位置后不影响句意,所以是连词;“我和他商量过了”中,我、他不能互换位置,因为互换后的“他和我商量过了”中,他成了动作的主动发出者,而“我和他商量过了”中我是动作的主动发出者,两个句子句意完全不同。

10、助词:着了过

A,了1:在句末,表求已经发生的事情

他去商店了。

注意1,在由“来去到”等组成的连动句中,了应该放在第二动词或整个句子后

例,他去了上海出差。改为他去上海出差了。(去是第一个动词,出差是第二个动词)

注意2,了字句变否定时,动词前应该用“没”,且去年“了”

例,我进城了。表否定义时改为“我没进城”。

B,了2,表动作结束了

例,我买了一本书。

C,了3,表动作或情况或非主谓成份已经发生变化 

例,雨停了。星期天了。(星期天是非主谓成份)

注意1,否定句里仍可以用“了”

例,我没钱了。不刮风了。

11、着:

A,动词后,表事物的存在。

例,墙上挂着一张画。

B,动词后,表动作的进行

例, 我们上着课呢。我们正吃着饭呢。

C,做状语的动词后,伴随的动作。

例,我喜欢躺着看书。大家都坐着吃饭。

D,动词或形容词后,伴随状态。

例,她红着脸说“ 不客气”。

12、过

13、有点儿,一点儿

A,有点儿+形容词或动词 ,多表示不如意不理想的事情 

例,我有点儿不舒服。

B,形容词或动词+一点儿,多表示可以是理想的状态,也可表不理想的状态

例,我舒服一点儿了。

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这双鞋好看一点儿。

14、差点儿没,差点儿

A,差点儿没+动词,表说话人希望发生的事情,

A1,肯定形式表否定的意义

例,我差点通过考试。

A2,否定形式表肯定意义

我差点儿没通过考试。

B,差点儿就+动词,表说话人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例,我差点儿就没赶上火车。

差点儿迟到(表示没迟到)

差点儿没迟到(表示没迟到)

15、句法:单句、复句

16、单句:主谓句、非主谓句

A1主谓句的动词谓语句

A2主谓句的名词谓语句

A 3主谓句的形容词谓语句

A4主谓句的主谓谓语句(即主谓短语句作长句子的谓语)

例,这件事我不赞成。这件事是主语,我不赞成(主谓短语句)是整个句子的谓语。

A5主谓句里几个特别的句型:

兼语句:要有具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词语(是两个主谓短语套在一起的句子)

例,今天我要请朋友吃饭。朋友是整个句子的宾语,又是朋友吃饭(这个短语)的主语。(

连动句:由两个连贯动作构成,动作的先后顺序不互换位置

例,我来北京学习汉语。

注意:连动句中有”了过“要放在第二个动词后或整个句子的最后。

存现句:表示存在、出现和消失

例,教室里坐着十几个学生。

把字句:主语通过动作对动作的对象即”把“ 宾语产生某种影响

 

 

 

 

 

 

 

 

 

 

 

 

 

 

 

 

[Full Article]
张敏01 · 2022-06-10 · The task has been deleted 1

1、周达观

真腊覆

[Full Article]
张敏01 · 2022-08-08 · 08 0

1,

母语:本民族语言,

华人:跟中国有关的,

狭义华人:放弃中国身份的中国人。

华侨:有中国国籍, 侨居国外。

华裔:外国国籍,有华人血统。

2,

第一语言第二语言:顺序习得

目的语:被教授的语言。

目的语可能是母语

第一语言:一般指母语

第二语言:外语

3,

学习  :是“行为”,老师教授,特定场所,方法,教材。有意识学习,学习包含着习得。

习得是学习的目的。

习得:是“过程”,母语一般是习,自然的语言环境,无意识 。

 

[Full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