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设计
(1)能够正确把握课型的特点;
(2)教学目的明确;
(3)教学重点突出;
(4)教学环节清晰;
(5)练习内容和方法一定要针对本班学生;
(6)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
2. 教学行为
(1)课前准备:备课和设计教案,准备和制作教具。
(2)组织教学:开课阶段的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教学,尤其要注意教学尾段的组织教学。
(3)课堂讲解:精讲多练,正确简明,通俗易懂,注重启发式教学。
(4)课堂操练:有效性,针对性,难易适度;趣味性,指导与控制性;练习方法的多样性。
(5)提问:提问的内容(符合教学目的 与学生的经历有关 适合学生的能力),提问的方法(清楚简明,控制问题的长度;先提问题后点名,面对全班,及时注意学生反馈)。
(6)答疑:针对学生问题的核心;正确简明,通俗易懂;随时注意你的应变能力。
(7)纠错:尊重学生的感情,选择错误的类型;鼓励学生自行改正;根据学生的本意改正并符合汉语的语法特点。
(8)课堂语言:话语而不是简单的口语;注意体态语(动作 眼神 手势)的准确应用。
(9)板书:设计,书写,利用黑板。
(10)示范和演示:正确
(11)课堂小结:作业的数量合适,难度适中;作业内容符合课程的需要。
(13)教态:态度热情,要有激情;有亲和力,得体,举止大方。
(14)时间把握:掌控自己,掌控学生,掌控课堂;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提前下课,不拖堂。
教师的课堂用语:简洁 清楚 完整 准确(发音 用语和书写)
语音语调清楚,语速快慢得当,声音高低适度。
课堂指令 (越简单越好)
讲解和答疑
所有例句。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建立三种意识:实践意识 目的意识和效率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处在主导地位。
课堂用语要有意识地再现学生学过的语言结构和词语项目,有计划地扩展新词语;要富有启发性,要尽量做到生动有趣。